第(2/3)页 “小伙子,是不是有什么困难?”胖阿姨察言观色,“别怕,说出来,阿姨帮你!” “阿姨帮你”似乎是这热心肠的胖阿姨的口头禅。 “阿姨家里的闺女,最近生孩子保胎,要在医院里呆一整个月到生产,阿姨天天都要往这里跑,有的是时间,你有什么难处别憋着。都来医院了,谁还没点难处?我跟你讲,阿姨还认识一个呆在肿瘤科的老头。那老头有个孙女,长得漂漂亮亮亭亭玉立,三不五时就来看望他,每次都是大包小包的,这对于住在医院里的老家伙而言,已经是了不起的孝顺了!可是那老头就是想不开,说是心疼孙女的钱,每回孙女给他钱,他都不舍得用,那孙女要上班的,也不能天天都来,对吧?孙女没来的时候,这老头啊……” 胖阿姨叹了口气。 “是抠到家了。就拿着之前没吃完的水果,饼干对付日子。你说这是何必呢?说的不好听点,到了那个地方,剩下的日子就看得见了。能吃吃,能喝喝,就多吃点,多喝点,千万别想着什么省钱……那不是在省钱,是在花命。明明那孙女看上去混得挺好的,手上绿镯子那水头,绝了,没个几万块钱,阿姨看啊,拿不下来!” 一个颇具指向性的名词勾起了纪询的记忆。 纪询试探问:“那个老头是不是后颈有条红色的疤?” “是是,就是他!”胖阿姨一拍手,“胡坤!那老头名字叫胡坤!你也认识?” “路上见过。”纪询笑道,“还被他孙女扶了一把。” 纪询和胖阿姨一来一往地聊着,知道了更多。 胖阿姨是本地人,当保姆的,因为女儿病了最近没去工作。也是同情肿瘤科的那个老头,才大中午的出来给老头做顿饭,不过是煮盘豆腐,炖个汤,拿份饭,不花多少工夫,二三十分钟就能搞定。 和纪询聊天的时候,胖阿姨已经手脚麻利的打开蒸锅,又把自己蒸好的热腾腾的汤给端了出来。 纪询若有所思。 保姆,本地人,热心肠,这个月天天要来医院照顾女儿…… 不是和他的要求完美契合吗? 本来都打算找私家菜馆订一个月饭菜的纪询,又改变了主意。 他先和阿姨闲聊:“现在做保姆累吗?是不是还要什么证?” “累不累的,我觉得还好,照顾人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胖阿姨完全没有意识到纪询的打探之心,竹筒倒豆子,什么都说了,“做保姆不是月嫂,倒没有要求什么证,就是个健康证,不过健康证很多职位都需要的。对了,阿姨我还有营养师证,你别看这个证不起眼,拿到雇主家一亮,可吃香了!” 唠唠叨叨的说话,居然一点都没耽误胖阿姨做事。 胖阿姨将面前装汤的小盅掀开,嗅了嗅,拿起盐罐,勺出一丁点盐放下去。 正是饭点,刚刚吃的一点水果已经被胃完全消耗了,急需营养恢复的身体仿佛时时刻刻都在饥饿状态,一丝一缕的香气顺着鼻腔传进大脑,让全身的馋虫都跟着翻滚起来。 就是这个了!纪询瞬间做下决定。 不过在和阿姨交谈之前,他对阿姨说了声抱歉,先摸出手机,给霍染因发消息。 “宝贝,中午想吃什么?” “好好说话。”这回没事,霍染因回复得快。 “男朋友,中午想吃什么?”纪询总是宠着人的。 “……” “因因,中午想吃什么?”纪询又换了花样,乐此不疲。 “询询,再这样,不理你。” 聊天界面跳出这么一句话。 霍染因已经学会用魔法打败魔法。 纪询差点没笑出来,他用力忍住了,再抬头,问阿姨: “阿姨贵姓?” “免贵姓蒋。” “蒋阿姨愿意接个半月单,帮帮我,顺便赚点外块钱吗?” * 阿坤之所以如此沉迷于网络中的窥视,还是归结于,这样的视角所看到的人是一种碎片、一块积木、一个零件,它永远是不成段的,是需要你组装的。而组装的过程正是阿坤所迷恋和沉迷之处。就像是在茫茫无垠的海边,自己亲手拾取了贝壳,再通过大脑和心,把它们亲手组成漂亮的工艺品。因而,这样的它是独一无二的,甚至那个真实的人本身也比不上心中组好的贝壳。 他一遍遍的学习各种方式去使用网络。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实在惊人,网络里的迭代又比现实里的更快。 比如说暗网。 暗网虽说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个比较冷僻的知识,但在如今国外的罪犯之间已经相当流行。 阿坤对暗网并不陌生,因为某些原因,他甚至非常熟悉。 美国那个宛如淘宝可以线上交易的网站丝绸之路的出现,无论是对罪犯还是阿坤都有里程碑的意义。前者是让杀人、贩毒、绑架等等一系列的犯罪行为更为便捷,后者是让阿坤靠比特币发了一笔小财。 丝绸之路不是网上唯一的平台,这个idea一旦出现,就被人无穷模仿,只是规模大小有所区别,有些人气旺就开成了超市,有些鲜为人知就像路边小店,还有些定时出现有点像赶集。 总的而言,阿坤并不喜欢这种建一个售货页面,然后把人的性命像货物一样贩卖的方式。但他听过一个说法,这是犯罪发展的必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