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呆头呆脑-《轮回路上》


    第(1/3)页

    43年前,母亲怀小苕时,未满七个月就出生了,属于早产,而且不是正常早产,是母亲有一天赶车,跑快了,突然感觉腹痛,才解开裤带,小苕这个婴儿就滚落在地,摔坏了脑子。

    养到三岁,都不会说话,比一般小孩智力差很多。到了七岁发蒙读书,读了三个一年级;,到十岁了,十位数都数不清楚。

    傻得要命,父母亲觉得养他没有作用,还是个包袱,因此起了坏心,把他牵到深山老林里挖一个深坑,将他推下去活埋。

    在盖土时,小苕拼命地哭,父母亲心肠变软,推下去土坷垃,虽然把他的身子盖住了,但是比较松散,没有用锄头使劲夯筑,他们把心肠一硬,转身离开了林子。

    小苕命大,使劲在坑里挣扎,慢慢把盖在身上的土层扒开,爬出来,依然哭喊着在林子里乱走。尚未走出林子,被这座山上的独个儿住庙的和尚发现,就拂去他身上的土粒,问他家住在哪里,父母亲是何人,他却说不清楚。

    和尚发慈悲心,便将他带到庙里养着。还教他干些简单的诸如挖地锄草的活儿,可是他的智商毕竟差,回到庙里却总是空着手,大都把锄头丢在地里不管。

    十五六岁了,还在床上屙屎屙尿。后来和尚掌握了他乱来的时间,便在他未乱来之前,就搂起他的身子上茅厕。

    再后来和尚年迈,在坐化之前,将长得人高马大却像“一筒苕”的小苕带下山,送给镇上彩石福利院。照说让小苕继承其衣钵,继续住庙的,可是小苕不能自理,30多岁了,还来需要人照顾,让他独个儿呆在庙里是绝对不行的。

    和尚也把这个情况讲清楚了,可是福利院不收。,院长说,我们福利院的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每来一个,都是经过一级一级报批,也就是先由村组或街道居委会呈报上一级政府、上一级政府报民政部门批准,再由地方财政政部门对应每个可以享受福利待遇的人,按月拨来福利款或福利物资。

    现在你这个和尚将一个不知从哪儿捡来的人养大了,又不能当和尚,却往我们福利院送,怎么行?他没有身份证明,没有来头,也不可能有村组或街道居委会随随便便就将他列入进福利院的名录报上来。

    ,如果没有这个依据,地方财政部门不可能凭空对他拨发福利款或福利物资。你想地方财政部门不为他买单,我们福利院能收下他么?当然,你让这个小苕在这里吃住几天是可以的,时间久了是不行的。

    当日正值午间,院长留和尚在这里吃了斋饭,小苕却食量大,虽然在庙里混了二三十年,因呆头呆脑未能开悟,荤腥都吃。

    用餐时,小苕把身子靠在桌子上,头往前倾,简直把半个身子都扑上去了,开始用筷子搛碗里的肉吃,继而筷子拿捏不稳,从指间滑落一根只,另一根只也随之掉落,他也不捡起筷子,干脆伸手到碗里抓肉吃,大块大块地吃,吃得嘴唇和双手都油糊糊的,上下牙齿咬得格格作响。

    ,露出来的前排牙缝里,还夹着细小的未随着舌头送下喉咙的肉丝。他吃着、吃着,还时而仰脖,窄窄的下巴悬起老高,似乎担心塞进嘴里的肉会掉下来。

    这会儿,院长走过来套他的话,想套出他的家庭和社会背景等情况,可是问他是哪里人,父母叫啥名字,他一句话也不会讲,只是望着院长傻笑。院长就什么也不问了,见他把桌上一大碗肥肉吃得精光,又故意问,还呷肉吗?

    呷!小苕就会说这个字儿。说过之后,仍望着院长傻笑。

    院长哪里再给肉他吃呢?,怕是是越吃越傻了。便把头一摇,说不吃了吧!刚才坐在桌边问他,还是想问清楚一些情况,也好据此找到小苕的父母所在的村组或街道,或查到他是本地人,也好报请民政部门,让他也能像其他人一样能够进福利院。

    ,可是这一问,什么都没有问出来,都就落空了。

    这时,和尚走过来,拉着小苕的手就要走,走到福利院门口,见院长跟在后面送他们,和尚就停住脚步,用央求的口气说,施主,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小苕茹这个有智障的人安置安置。

    院长为难地回答,我们这里是没有办法的。建议你把他送到城市救助站去,救助站比我们福利院好弄些,福利院收一个人一级一级地报批,而且收的都是当地人,个人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都很清楚,来路不明的人是不会收的。

    救助站就不同,可以临时救助陌生的人。,如果把被被救助者的关系搞清楚了,最后就会将他送回原地,也就是老籍。不过,你现在把小苕送到救助站去,可是救救急。

    和尚已经老迈了,但是头脑很清醒。,他说,我料想小苕就是本地人,只不过当初我把他带到庙里养育时,他很小,说不清楚他父母亲的姓名和住址,这不代表他就是外地人。,若他是被是人从外地人拐骗来的小孩,就算临因种种原因人家不要了,也不会把他丢在深山老林,把他丢在就在城市大街上或乡间道大路上不也就是得了?,有必要把他丢进深山老林吗?

    院长也觉得这话有道理,但他不纠结这个问题,还是劝说和尚将小苕送到救助站去。

    和尚也只好听院长的建议问清楚了大致方向,到了县城的大街就找人打听救助站往哪里走。,一个中年妇女没有直接回答,他看着这老和尚牵着一个傻模傻样还傻笑的男子,便说,老师父,你们不住庙,到救助站去干吗?难道要还要俗了?
    第(1/3)页